波士頓動力“網紅”機器人再進階 商業化問題仍待解
被譽為“全宇宙最秀”的機器人公司,波士頓動力最近再次刷爆了存在感:一口氣三連發,公布了一大波秀出天際的機器人視頻。
首先是Atlas人形機器人的驚艷表現。在最新視頻中,Atlas小跑入場后,單腳躍過地上放置的一根圓木,隨后,它連貫以單腳交替跳躍三個高度為40厘米的高臺,走位幾乎可以媲美人類。
Atlas亮相第二日,機器狗Spot的新視頻流出。視頻中,這只“跺”著小碎步、通體黑色、頭部為一截帶有攝像頭的伸縮機械臂的“狗”,靈活穿梭于兩個東京的建筑工地中。無論是上樓、通過復雜通道、下樓,或是在工地不同地點進行檢查,它都完美且一絲不茍地完成了任務。
10月17日,波士頓動力放出第三個視頻,這次的主角依然是Spot,不過換上了一襲黃衣。在視頻中,Spot時而踩著太空步,時而輕扭腰肢,步伐與姿態極盡妖嬈與律動,令人忍俊不禁。
不過盡管技術超群,波士頓動力在商業化方面歷來飽受爭議,這也是當前整個機器人行業所面臨的問題。“從機器人行業而言,技術并非當前最大的瓶頸,問題在于如何進行技術輸出、融入多應用場景中。”硬蛋科技副總裁王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“例如,當前機器人的輪式行走、通過激光和視覺導航完成避障等功能已經完成得非常好了,但這樣的技術公司并不熟悉具體的應用場景,因此很難進行有效應用。”
機器人進階
據此前波士頓動力披露的數據,Atlas體重約160公斤,對于這樣一個巨大而沉重的機器人而言,在助跑后完成高臺連續跳躍,是一個難度頗高的挑戰。
Atlas之所以能夠精準落在合適的位置,源于其依靠計算機視覺技術識別標記物,同時為自己定位。而在真正進行跳躍動作時,機器人還需要控制好自身的重心和動力分配,防止摔倒。在這個過程中,Atlas需要做出肢體調整以進行動作適應。
視頻中可以看到,Atlas雙腳運動時,手臂也在伸展收縮,以尋找平衡點。波士頓動力官方透露,在Atlas的控制軟件協調下,機器人的腿、胳膊乃至軀干等部位均參與到了本次運動中,使用了整個身體的力量來完成動作。
“從實現上看,Atlas在硬件方面找到了合適的本體實現方案,從而能夠支撐機器人完成這些動作;軟件方面,則實現了機器人視覺和運動結合的整體控制,讓機器人在環境適應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。”圍繞Atlas的實現難度及亮點,北京鋼鐵俠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張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論道。
此前,Atlas能夠完成的動作為簡單的行走以及雙腳跳躍,難度最高的動作為后空翻,但無論是跳躍還是空翻,Atlas均是雙腳同時起落完成任務。與之相比,如今的單腳連續跳躍對平衡度的要求更高,可謂進階了一大步。
如果說Atlas以超高難度的動作征服了關注者,那么巡視在工地中的Spot便以其自主性令人嘆服。
據了解,Spot之所以能夠自行在工地內穿梭,源于自主導航定位功能。該功能為波士頓動力于今年5月更新,只要人類帶領狗狗在工廠內溜一圈,狗狗腦海中便形成了整體空間的地圖,隨后就可以放任其“自由奔跑”了。
與巡檢機器狗相比,熱舞中的Spot更是萌態盡顯。這只體重約30公斤、“一頓飯”(充次電)可以管90分鐘的小黃狗,在鏡頭前跟隨音樂節奏歡脫地扭動著身子,同時配合腳底的舞步。無論是跳躍轉身,或是精確的太空步,Spot都輕松地完成。有趣的是,舞蹈同時,Spot的“頭部”還保持了高度穩定,紋絲不動,頗有一種“王之冷漠”的炫酷感。
“與雙足機器人相比,四足機器人的整體難度相對較低,尤其是在平衡控制的要求方面。”張銳表示,“但是在四足機器人產品里,Spot或許是綜合表現最好的。”
商業化路徑
“三連發”視頻再次展示了波士頓動力超高的技術能力。不過,橫亙在技術前路上的,是如何商業化的難題。
事實上,有傳聞稱,2017年中旬波士頓動力之所以被Google母公司Alphabet轉手出售,正是因其商品難以量產和變現。自成立26年至今,波士頓動力盡管以技術聞名,但從未踏入商業化的大門。
而在易手軟銀后,如今的波士頓動力正在提速自身的商業化進程。波士頓動力方面透露,預計2019年下半年,機器狗Spot便將投入各種不同的工作場景中。根據波士頓動力規劃,這款產品將在2019年上市開賣,初期產能目標為100只。它也將成為公司首款商業化產品。
具體場景方面,Spot當前設定為工程建設、運輸、安保和家庭助手。從短期應用規劃而言,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囊括娛樂功能、應急響應、安保幾個領域,中期規劃為倉儲物流、包裹配送,長期應用場景為工程建設和倉庫服務。
“從機器人行業而言,目前看來最成熟的應用領域是在工業場景,工業機械臂在部分崗位或者環節起了重要作用。”張銳表示,“但工業領域的競爭尤其激烈,產生的新技術成果較為有限。”
相較之下,服務機器人行業剛剛起步,未來或將存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。“雙足大仿人機器人的重要設計目的是其通用性,即像人一樣靈活,一個機器人可以在多個場景下完成多種功能,而非像工業機械臂一樣只能在確定的安裝環境下完成固定的任務。”張銳介紹道,目前鋼鐵俠科技已完成三代雙足大仿人機器人研發,長期來看,仿人機器人能在家庭環境中提供養老等服務,但需要一個積累過程。
這與波士頓動力對行業的判斷不謀而合。在三連發視頻公布期間,波士頓動力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Marc Raibert透露,公司具備兩個策略方向:其一是長期投入研發,打造類似于Atlas的未來式機器人,其二是打造機器人商品,如Spot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波士頓動力的規劃中,流露出“平臺化”的跡象。“我們要打造的是‘通用用途的平臺’(general purpose platform),讓第三方伙伴、客戶、波士頓動力自己的應用開發團隊,可以一同來設計產品以符合定制化需求。”Marc Raibert表示,“我們也可以針對單一領域打造一個有特殊應用的機器人方案,但我們不知道哪一個領域合適,所以我們從平臺的角度出發,希望生態圈幫我們一起來找到技術真正可落地之處。”
在王剛看來,技術公司平臺化進行場景探索,是一個可行路徑。在技術相對成熟的時候,技術公司應當將技術模塊化,讓市場末端的企業進行更多的應用嘗試。
平臺化的背后,意味著綜合多方實力,這也是當前國內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的鏡鑒。“機器人是一個跨學科的智能綜合體,與一個國家的研究水平和工業基礎密切相關。”身為從業者,張銳就此坦言,“希望國家和社會能加強工業基礎,提升制造水平,學校等科研單位和公司能攜手并進,共同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追趕國際最先進水平。”
(文章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)